“化蛹成蝶”般的武漢空間演變

1990年的武漢

40年的時間,武漢從破繭成蝶到輕飛曼舞,早已煥然一新。城市空間的不斷拓展,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,在江城這片沃土之上,一個個城市熱點新區拔地而起,向全國乃至世界展示武漢源源不斷的發展張力和潛力。

13年過去,武漢四新板塊萬象更新:三環線、四新大道、二環線和318國道、江城大道、國博大道構築的“三縱三橫”骨幹交通路網已基本形成;王傢灣商圈、鐘傢村商圈、沌口開發區,三大商圈可輻射人口約51.8萬人;方島、綠地國博、武漢聚信廣場、綠地新都會、韓國樂天商業項目、法國歐尚華中區總部,六大項目規劃建設中;金地、綠地、新城、國博、正榮、華發等眾多品牌開發商參與建設四新板塊……位於三環內的四新,已成為近年來武漢開發建設最搶眼的版塊之一。

脫胎換骨般的城市熱點區域建設1國傢自主創新示范區——光谷的進階之路

提及武漢熱點區域建設,就不得不說光谷,這個曾被稱為“武漢地圖外兩厘米”的地方,在改革開放後的第十年,還隻是一片人跡罕至的菜地。30年後,在同一片土地上,樹立起一個個高新技術產業基地,光谷成為“天下谷”。

一座城的建立和人的成長一樣,並非一蹴而就,而是一段從無到有,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。當站在時代前端的我們,回首來路時,關於城市的回憶,總會讓人感慨萬千、收獲良多。

以上圖片來源:《圖析武漢:武漢空間結構和城市演變的形態學研究》

改革開放40年



改革開放前,武漢城市小貨車行車記錄器空間演變

不僅如此,光谷儼然成為不少企業第二總部的首選,Uber、摩拜單車、360、小米、中興通訊……光速生長的光谷速度,驚艷全國。

據不完全統計,光谷從1988年成立至今,共擴容瞭6次,如今已經拓展至518平方公裡。這裡誕生瞭我國第一根光纖、第一個光傳輸系統,也是國傢首批雙創示范基地,還是中國(湖北)自由貿易試驗區武漢片區。30年間,光谷陸續建立起包括科技、智能制造在內的8大產業園區,並還在不斷推進“五谷”(光谷、藥谷、智谷、金谷、才谷)建設。

1870年的武漢猶如依偎在長江邊的兩隻“蟲蛹”,百年後,蟲蛹長大,漸有瞭破繭之勢。不難看出,改革開放前的武漢城市空間,主要以長江、漢江為骨架,武漢三鎮先是依托兩江線性發展,隨後漸漸沿線拓張,同時三鎮重心向長江下遊偏移。這一時期的顯著特征則是,工業帶動武漢三鎮的發展。

回復圖圖:查看更多圖文並茂的樓市信息

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,40年崢嶸歲月,書寫武漢“破繭成蝶”般城市空間發展的不朽詩篇;40年時光荏苒,見證一個個荒蕪之地蛻變成新的城市熱點。

1979年,漢正街率先在全國恢復小商品批發市場。占地2.56平方公裡,10大專業市場,日均吞吐貨物400餘噸,商傢1.9萬戶,從業人員10萬餘人,漢正街成為20世紀80年代全國規模最大、交易量也最大的“天下第一街”。

步入新世紀,武漢的橋梁建設將三鎮連接起來,武漢猶如一隻蝴蝶開始翩翩起舞,城市擴展速度明顯增快,中心城區進一步城市化。武昌和漢口已形成江南江北雙核心,武昌主城區馬蹄狀發展更加明顯,並不斷向城市遠端延伸。

世界銀行代表團、美國國會曾來此參觀、登過《人民日報》、拍過主題電視劇,這些都是漢正街曾經的輝煌。然而,經濟的不斷發展,原來那條狹長的街道已經容不下日益增多的商傢,各種發展問題也隨之而來。業態落後、租金奇高、交通阻塞、火災頻發……終於,2011年武漢政府宣佈重大決策,將漢正街市場整體搬遷至黃陂區漢口北。而漢正街原址將建設漢正街·武漢中央服務區,向國際化、高端化、品質化邁進。

3武漢城市副中心之一——四新的變形記

1966年,“破四舊、立四新”是當時最時髦的口號,武漢的四新農場由此而來。本世紀初,四新新城正式拉開開發建設的帷幕。到瞭2005年,四新區正式成立,一年後,武漢市發佈的《城市總體規劃(2006—2020年)》中,提出要將四新建設成為市級商業副中心。

2000年的武大貨車行車紀錄器

其實,除瞭光谷、漢正街、四新,武漢還有沌口經濟開發區、臨空新城等許多熱點區域,在改革開放40年間,建立成熟。這些熱點區域都將助力武漢發展得更加繁榮。

改革開放已步入“不惑之年”,在此期間,“每天不一樣”的武漢,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。我們相信,“敢為人先 追求卓越”的武漢人還將繼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……

改革開放後,已經“破繭”的武漢振翅欲飛,迅速擴張。1990年的武漢,武昌古城墻早已拆除,馬蹄狀生長態勢初顯。與武昌隔江相望的漢口開始向內緊湊發展,漢陽則是依附漢口線性衍生發展。值得註意的是,武昌中北路、漢口武商等商圈逐步成形。

欲知更多武漢樓市資訊,歡迎添加小編微信進群(微信號:andyifeng2207)或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。希望大傢在閱讀後順便點贊~

推薦閱讀

回復樓盤:查看武漢三鎮樓盤推薦

回復樓市風向:查看四大專傢預測武漢樓市

回復土拍:查看武漢2018土拍專題匯總

2“天下第一街”——漢正街的升級換代

回復視頻:查看精彩的原創視頻

2000年,武漢已形成“環+放射”的城市空間結構。隨著江城軌道交通系統逐步建立和完善,為城市向遠城區發展提供瞭充足動力,光谷和沌口經濟開發區在此時初具雛形。


鳳凰網房產武漢介紹:多鏡頭行車記錄器影像車機系統

鳳凰房產武漢,以信息服務為基礎,以媒體屬性為原生力,以用戶為中心,堅守媒體屬性,以獨特的報道視角,為用戶提供高品質咨訊服務。...
arrow
arrow

    slealechounq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